💸 房貸利率怎麼算?固定利率 vs 機動利率全解析

買房不是只看「總價」,更要懂「利率」。
許多人申請房貸時只問一句:「現在利率多少?」
但其實,房貸利率的種類、組成方式與後續變動,都會影響你要還的金額和壓力。
今天韓吉帶你一次搞懂「固定利率」與「機動利率」的差別,讓你在貸款前就能做出最聰明的選擇。

🏦 一、房貸利率是什麼?

房貸利率,就是你向銀行借錢時要付出的「借錢成本」。
每期繳的房貸中,除了本金外,另一部分就是利息

舉個例子:
若你貸款 800 萬、利率 2%、貸 30 年,
光是利息就要超過 260 萬元!
👉 所以別小看那「0.1%」的差距,可能差好幾萬到十幾萬。


📊 二、房貸利率怎麼算出來?

銀行的房貸利率通常由以下兩部分組成:

房貸利率 = 指標利率 + 加碼利率

1️⃣ 指標利率

由銀行根據市場狀況設定的基準(例如「郵局兩年期定存利率」、「央行重貼現率」等)。
指標利率會隨著央行升降息而變動。

2️⃣ 加碼利率

銀行針對個人條件、信用、貸款成數等額外加上的利率。
你的信用越好、風險越低,加碼利率就越低。

💡 舉例:
若銀行的指標利率是 1.6%,加碼 0.4%,
那你的總利率就是 2.0%。


🔒 三、固定利率 vs 機動利率

這兩種是目前最常見的房貸利率方案,差別在「利率會不會變」。


✅ 固定利率(固定不變、穩定安心)

  • 利率特性: 貸款期間利率固定不變。
  • 優點:
    • 不受升息影響,繳款金額穩定。
    • 適合收入穩定、重視預算控管的人。
  • 缺點:
    • 起始利率通常比機動利率高一些(約高 0.2%~0.4%)。
    • 若市場降息,你的利率仍不變。

📍適合族群:
重視穩定、安全、怕風險的上班族與家庭。


⚙️ 機動利率(隨市場波動、彈性變動)

  • 利率特性: 隨央行或銀行基準利率上升或下降而調整。
  • 優點:
    • 通常起始利率較低。
    • 若市場降息,利息負擔也會變少。
  • 缺點:
    • 若升息,月繳金額會增加。
    • 長期無法精準預估總支出。

📍適合族群:
財務彈性大、願意承擔市場變化的投資型買家。


📈 四、利率差異實際影響有多大?

假設貸款 800 萬、貸 30 年,利率不同會怎樣?

利率月繳金額(約)總利息支出
1.8%約 28,800 元約 368 萬元
2.0%約 29,600 元約 376 萬元
2.2%約 30,400 元約 385 萬元

只差 0.4%,總利息就多出近 17 萬元
這就是為什麼在房貸利率上「談條件」這麼重要。


💡 五、怎麼選最適合你的利率方案?

🔹 首購族
建議選「固定利率前幾年、之後轉機動」的混合型方案。
前期壓力小、後期可隨市場調整。

🔹 有理財經驗的族群
可以選機動利率,視市場狀況靈活轉貸。

🔹 重視穩定預算的家庭
固定利率方案最安心。


🧾 六、小技巧:房貸利率談判重點

1️⃣ 一定要多比較 3 家以上銀行
2️⃣ 若有薪轉、保險、信用卡可綁定,通常可降 0.05%~0.1%
3️⃣ 不要只看利率,還要看是否綁約、提前清償違約金
4️⃣ 可考慮轉貸節省利息(但要算清手續費與設定費)


🏁 結語:懂利率,就是省錢的第一步

房貸利率看似只是幾個數字,其實背後關係到你未來數十年的財務規劃。
無論你選擇固定或機動,只要清楚了解條件、量力而行、保持彈性
房貸就能成為幫助你實現「成家夢」的好夥伴。

分享此內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