🏡 什麼是土地增值稅?買賣房屋一定要知道的關鍵稅項!

🧾 一、土地增值稅是什麼?

土地增值稅是指土地在持有期間因為政府建設、都市發展或市場行情上漲而產生的增值部分,在土地移轉時,政府依增值額課徵的稅。

👉簡單說:
當你買進一塊土地,過了幾年後價格上漲,你在出售時獲得的價差,就是土地「增值」的部分,而政府會針對這個「增值」課稅。

💡 二、誰要繳土地增值稅?

土地增值稅是賣方(原土地所有權人)要繳的稅。
只要土地所有權發生移轉(如買賣、贈與等情形),原所有權人就必須在過戶登記前申報土地增值稅,繳清後才能完成移轉手續。

📊 三、土地增值稅怎麼算?

土地增值稅的課稅基準是根據「政府公告現值」的變化,而非實際成交價。
計算方式如下:

土地增值稅額 = 土地漲價總額 × 稅率

其中:

  • 土地漲價總額 = 【申報土地移轉現值-原規定地價或前次移轉時所申報之土地移轉現值 ×(台灣地區消費者物價總指數÷100)-(改良土地費用+工程受益費+土地重劃負擔總費用)】
  • 稅率 採「累進稅率」制度,依增值幅度不同而不同:
    • 增值未超過原地價 100% → 20%
    • 超過 100% 未逾 200% → 30%
    • 超過 200% → 40%

舉例說明:
若屋主當年買地時公告地價為 100 萬,出售時公告現值為 250 萬,增值為 150 萬(增值 150%),
則課稅稅率為 30%,應繳土地增值稅 = 150 萬 × 30% = 45 萬。

🏘️ 四、土地增值稅與房屋稅、契稅的差別?

很多人常把各種稅混為一談,這裡幫你快速分清楚👇

稅種課稅對象課稅時機應繳人備註
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部分土地移轉時賣方與土地價格變化有關
契稅房屋及土地買賣契約買方取得產權時買方屬於交易行為稅
房屋稅房屋所有權人每年定期繳納屋主與持有有關

🌿 五、有哪些情況可減免土地增值稅?

政府針對某些情況提供優惠或免稅措施,例如:

  • 自用住宅用地(符合一定條件可減半徵收)
  • 繼承、夫妻贈與(符合要件可免稅)
  • 農業用地、重劃區土地等特定用途

不過,各縣市可能會有細部差異,建議在交易前可先諮詢代書或稅務單位,確認是否符合免稅條件。

🧭 六、結語:懂稅金,買賣更安心

土地增值稅雖然是賣方要繳,但若不了解稅制,常常在買賣過程中發生糾紛或預算落差。
建議在買賣房屋前,就先了解相關稅金,讓交易過程更加透明、順利。

分享此內容: